另外,舞蹈家林麗珍也是在此結識的。林麗珍當時沒辦過一次舞展,卻整天作著大舞蹈家的夢。我和周渝看她那麼投入,「兩個臭皮匠」就在紫藤廬一本正經地共商起大計來。後來,周渝挑起大樑,文宣、籌款、連絡、奔走一手包辦,我則寫音樂,青韻合唱團團員們則沿門扥缽兜售門票,沒想到居然還賣出了幾百張……。於是林麗珍和幾個團員就在紫藤廬緊鑼密鼓地練起舞來,不久在國父紀念館成功地推出她的處女作「不要忘記你的雨傘」。我記得當時林懷民好像還在國外,雲門也還沒有誕生。因此,林麗珍的舞展對後來台灣舞蹈界的發展也有一定的影響力。
今天,我不想談太複雜的問題,只是很單純的心願,覺得這樣有歷史情味的環境,應該好好保存下來,而且應該維持它人文茶館的精神面貌──我覺得周渝創造台灣第ㄧ家人文茶館的貢獻也往往被忽略了。談文化絕不是高談闊論講什麼大道理,喝茶閑磕牙,看看賞心悅目的庭園,就自然醞釀、累積了文化的種子。我認為政府來辦文化事務往往是吃力不討好的,既然紫藤廬的經營經驗足可自給自足,政府只要在旁監督、鼓勵即可,然後讓紫藤廬更開放,更多元,有規劃地讓更多表演、藝文團體參與,甚至可以回饋扶助弱勢的藝文團體。畢竟,紫藤廬在文化上已經默默耕耘了17年,外行人來告訴它該如何做大可不必。這個有經驗累積的文化成果既自然又深刻,請大家不要再破壞它。好好地留下來,讓大家以及後來者皆能共享它的豐沛資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