總覽 館所公告 藝文展覽 研習講座 茶文化

目前暫停供餐,營業時間調整,請詳閱說明

歡迎來到紫藤廬茶館,茶館的營業時間為 
【週一至週四 11:30–18:30】
【每週二 公休】
【週五至週日   11:00–19:30】
🔷目前暫停供餐,僅提供茶品及茶點🔷
茶館採預約制,敬請於營業時間來電預約  TEL:886 2 23637375 
本館視情況仍保留現場彈性調配空間使用的權利,感謝您的配合。
茶館基本消費每人 NT400(不含服務費)。

【恣意的濃彩】紫藤憶往第二章

展期: 2023年6月3日(六) – 7月9日(日)
 
時間:11:30-18:30 (週二公休)
 
在那個沒有手機和社群媒體的年代,這些和紫藤廬有特殊情感的藝術家,他們恣意山水,快意人生,或詩意,或疏離,或任性,或吶喊-----各具一格,都是回應那個狂飆歲月個性鮮明的一抹濃彩。

 

【一種注目‧法國自由】

Une Certaine Liberté Française -- Cabinet de Curiosités>

展期: 2023年4月15日(六) – 7月
 
時間:11:30-18:30 (週二公休)
 
免費導覽:4/15(六)、4/16(日)、4/22(六) 14:00法國藝術家 Nomad Painter 親自導覽
 
開幕活動:4/15(六)16:00白手套下午茶
 
*免費導覽及開幕活動,名額有限,請預約報名:linktr.ee/wistariatea
 
拋開刻板印象的艾菲爾鐵塔、可頌、馬卡龍、LV名牌包----
在大數據下碎片化的爆量信息之外,
這些由超現實主義之父安德列. 布勒東的珍寶櫃引發的靈思,
以長年投注深情收藏的珍版簽名書,原版剪報及特殊物件,
致敬了幾世紀來,以勇氣和遠見,為法國自由精神銘鑄一道道里程碑的深刻靈魂---
 
這不是一個展覽,是一場享受迷失在閱讀中的心靈漫步,一種對自由靈魂的注目----
 
 
藏品提供/ TY&PW
策畫人/Nomad Painter
注目期間/ 2023/4/15--2023/6/4
地點/紫藤廬二樓

 

【一頁時代的重量】紫藤憶往第一章

展期: 2023年4月15日(六) – 5月28日(日)
 
時間:11:30-18:30 (週二公休)
 
開幕活動:4/22(六)14:00-16:00 1980年代老凍頂茶會 (*收費活動,名額有限,預約報名:linktr.ee/wistariatea)
 
狂飆的八十年代的藝文聚會所
  五十年代自由主義思潮的啟蒙議論場域
        日據時代的昭和町民宅
               黨外時期民主運動的棲息地
             台北藝文茶空間的地標
 
這些揉雜了多重歷史色彩的市定古蹟,從前世到今生,強烈或詩意的存在-----
 
一群人,幾代情,成就了紫藤廬空間的靈魂
 
 
紫藤廬回顧展第一個篇章,呈現自日據時期淺香貞次郎民居至今的簡史。
1980年代老凍頂茶會,搭配紫藤憶往回顧展首章,精選兩支和紫藤廬茶館幾乎相同年齡的40年老凍頂,另有一支隱藏版驚喜老茶,並於茶席間品味新穎的特製茶點。
由專業茶人事茶,春季賞老茶,飲一杯年歲的沉香。

 

紫藤42感謝祭––茶市集 & 周年慶活動
期間: 2022年12月17日(六) – 2023年1月15日(日)
時間:11:30-18:30 (週二公休)
 
42年。人們於老茶館裡停歇,
抿口茶,聚散中試圖瞞過時間。
我們將老家俱、老茶陳列,
成一懷舊市集、數場溫馨茶席。
期間搭配紫藤一年一度線上線下促銷活動,
茶香迎客,將今昔時光反覆記得。
《散步日常》張婷雅個展
《Flaneur / Flaneuse》Chang, Ting-ya Solo Exhibition
展期: 2022年10月29日(六) – 12月4日(日)
時間:11:30-18:30 (週二公休)
開幕:2022年10月29日(六) 14:00
 

悠悠的行走在無人之境,散步也散心。

一天有多少沈靜下來的時間,能緩步面對生活的種種。探往窗邊盆景,為其注水、觀察陽光灑落的片刻,那潤澤與消長的自然變化,對應在盆地生活的彼此,為了尋找理想世界的方法而前行,無論壯遊、臥遊或神遊皆可一試。隨著秋風走進紫藤廬的那一刻,感受時空轉換的情境。散步進入作品中的「他方」,將熟悉的物件灑落一地,為旅程點景,隨著水印木刻的墨韻感受輕盈舒適的時刻。

 

台北古蹟日/ 歐洲文化遺產日

巴黎左岸,我來了

日期:
9/18(日) pm 2:30—4:30
9/24(六) pm 2:30—4:30
 
台北市每年九月第三個禮拜舉辦古蹟日活動,法國每年九月此時,也開放所有古蹟供大眾參觀,延續“ European heritage day ”的傳統——紫藤廬去年在巴黎誕生的姐妹店 “丹木青丘”,在這秋爽豐饒的九月,也迎來她的第一個週年慶了。
今年的歐洲遺產日主題是“永續”,她既是硬體的永續保存,也是傳統技藝,文化基因,價值精神的永續傳承。
紫藤廬的主人林慧峯將藉此分享她巴黎展店的戲劇性歷程——疫情中不可為而為之的開幕,法國人喝台灣茶的種種趣事,以及飄洋過海移植台灣文化基因的種種挑戰——
 
搭配老茶器物件,喝喝老茶,且來紫藤廬古蹟聽一段有趣的跨文化風土紀實。
 
 
主講人:林慧峯(紫藤廬及丹木青丘負責人)
人數:每場15人以內
費用:每人 NT 600 (憑學生證件八折)
內容:現場有老茶器物件展示
           品飲兩款老茶及茶點
 
*神秘小禮物
 
報名連結:
9/18場次 https://www.beclass.com/rid=2748beb6318539f82afd
9/24場次 https://www.beclass.com/rid=2748beb631862683e5b1
《象內-物外》陳淑強個展
《Reality / Abstraction》Chen Shu-Chiang Solo Exhibition
展期: 2022年9月10日(六) – 10月23日(日)
時間:11:30-18:30 (週二公休)
開幕:2022年9月17日(六) 14:00
 
有某些感覺潛藏在心中,也許那是某些事件的遺跡,或者是某些情感、某些思想的殘骸,經過時間的沉澱,它們成為各自佔據心靈一角的質量。平常不為人所見,然而在某些時刻它會浮現, 以一種混沌的姿態,盤旋在可視心靈的上空。陳淑強之所以而創作。 
 
本次展覽陳淑強展出之油畫作品,透過圖像,傳達出內心的意念與感知的投射,細看畫中人物並無額頭以上的部位,象徵著摒除自我主體性,關注於事物發生的背景;而其擅長的複合式媒材雕塑,透過不可預期性的金屬線折曲與漂流木,表露情感的流動,同時滿足自身面對生命、創作的混沌狀態,以及對於平行時空的想像。
 
靜置的微型風景,心靈象限的再現,打斷觀者既有的知覺時序,以一種不介入觀看的方式,讓作品與人產生對話,感受萬物身處自然世界中混沌、無常的狀態,陳淑強作品中蘊含的生命趣味,以及饒富興味的視覺觀感值得細細玩味。2022年的陳淑強個展《象內-物外》將為紫藤廬帶來一番截然不同的嶄新氣象。
卜華志創作個展 2022 格物致悟:從化外的放逐到藝術提煉
展期: 2022年7月16日(六) – 9月4日(日)
時間:11:30-18:30 (週二公休)
開幕:2022年7月24日(日) 14:00


今(2022)年卜華志在紫藤廬個展中策劃他的新作,主要展出繪畫、雕塑以及複合媒材作品,同時精選各個時期的代表作,藉由本展梳理卜華志多年以來努力的創作脈絡。探討卜華志藝術創作歷程,以「格物致悟」闡釋其深刻衍譯,從化外的放逐到藝術的提煉,以具體的作品透析生命內在幽微的悸動。
在其創作自述中提及 :「生命就是一種覺知和體驗的過程,儘管站在巨人的肩上,雖千百年物換星移,實踐才能成就己身,而能靜淨喜悅的品味花開花落,自己的無知與不足也變得有滋有味。」
卜華志本次在文化歷史底蘊深厚的紫藤廬展出,呈現繪畫與雕塑展品於室內展區及戶外庭園展區交相輝映,期待會激起嶄新的視覺能量,亦即將其作品與古蹟的對話,牽引至特殊而另類的氛圍之中。

空間絮語:劉得安個展 Whispers in Spaces: Te-An Liu Solo Exhibition

展期:2022年6月4日(六)- 7月10日(日)

時間:12:30 - 18:00 (周二公休)

2022年夏天,紫藤廬將舉辦年輕台灣藝術家劉得安的抽象藝術佳作。劉得安的作品通過綫條與色彩探索人與空間以及人與自我的關係。他的綫條的構造產生一種吸引人進入畫作的錯覺,使觀看者不知不覺地就投射到作品當中,與畫以及其空間產生對話。

 

劉得安的作品是透過旅行經驗,對自己居住環境和其他區域的空間記憶與印象,做一自身定位和認同的思索,再以個人感性符號轉化後的成果。

 

同時,這次展覽也包括了不少幅互相對話的畫作——綫條從一幅畫投射到另外一幅畫,引導觀看者的凝視從一個空間到另外個空間。它們究竟在表達什麽呢?

 

一個展覽含有觀看者與藝術品的對話,也含有作品之間的對話。今年夏天,來與劉得安的作品互動吧!

【動 – 移 與之間 — 遊于古蹟空間的即興舞踏】Movement – Migration and the In-Between: A Butoh Study in Wistaria’s Historical Space
演出時間:
2022年4月17日 15:00–15:45 pm
Q&A:
16:00–16:30pm
紫藤廬當季的曾霆羽水墨個展,以幽默隱晦的表現形式,傳達了作者近年來往返兩岸,在陌生與熟悉之間,認同與疏離之外,一種只堪意會的切身感受。
近期每周三在紫藤廬夜幕低垂時駐點的“舞踏樂圓”,在畫展期間,邀請兩位同樣有異域生活經驗的舞者,以古蹟空間為場域,用舞踏穿梭於現場茶席間— —在動與不動,舞與非舞之間,向藝術家的作品進行一場渾沌的叩問。

 

【在飛昇之前:上默劇團回顧展】 Before I Soar: Shang Orientheatre Retrospective

展期: 2022年4月30日 – 5月29日

時間:12:00-18:00 (週二公休)

 

有時,沈默也是很有聲量的。而台灣藝術家孫麗翠的「上默劇」就是通過無言無語的演出來表達深動的故事。【飛昇之前:上默劇團回顧展】經過照片,海報,面具,雕塑,一層接著一層探索劇團的起源和成長,經驗與成果。從東亞到西歐,從台灣到澳洲,世界的舞台也就是「上默劇」的牡蠣。

今年春天,紫藤廬邀請各位朋友慶祝「上默劇」二十多年來的歷程,欣賞東方與西方戲劇與故事的結合。

 

127::